
近年来,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始终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视为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股市配资行情,面对智能制造转型浪潮,深入贯彻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精神,以“人才驱动创新”为核心理念,通过产教融合筑基、技能竞赛赋能、创新工作室引领、激励机制护航,构筑技能人才“蓄水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深化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引育“全链条”
坚持“引育结合”,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战略的基石,变“社会招聘”为“源头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创新打造“星干班”“星匠班”“星技班”等特色项目,与全国68所院校深度合作,构建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星干班”聚焦未来,课程融合行业前沿理论与企业真实案例,在技术、管理等关键岗位轮岗实习,着力培养技术骨干与项目管理后备军,已累计培养储干270余人。“星匠班”立足当下,突出实操技能与标准化作业,与盐城技师学院等院校紧密合作,为生产一线输送了111名高技能工匠。“星技班”精准施训,突出项目需求,已培养CNC技术骨干300余人,形成了从“引才”到“育才”再到“用才”的良性闭环。
搭建竞技平台,点燃技能提升“强引擎”
建立常态化技能竞赛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为员工搭建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广阔舞台。每季度举办涵盖CNC编程与操作、自动化系统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班组长管理等关键工种的技能大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竞赛30余场,参与员工超4000人次,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能手和岗位标兵。积极组织员工征战省、市技能大赛,在省状元技能大赛装配钳工、人工智能训练师等项目中屡获佳绩,不断激发员工钻研技术、苦练技能的内生动力。
打造创新矩阵,激活技术攻关“动力源”
为破解生产“卡脖子”难题,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打造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和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工作室以劳模马志华、李鹏,江苏省“双创人才”党卫东为领军人物,汇集研发、工艺、生产等领域的顶尖人才,组建专案小组,聚焦核心技术难题展开攻关。通过“师带徒”机制,工作室已培养青年技术骨干700余名,形成了技术传承与创新的良性循环。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2.8亿元,获得国家专利52项,累计拥有专利237项(含发明专利22项)。其中,“阳极制程染色工艺AI人工智能项目”攻克了行业长期依赖老师傅经验的痛点,使关键质量指标稳定性提升超15%,产品良率提升3%,年经济效益超过9亿元。
优化激励体系,铺就技能成才“高速路”
着力打破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创新推行“双通道”晋升体系,打通管理序列与技能序列并行互通的成长路径。建立“培训—考核—晋升—待遇”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将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直接挂钩,让“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成为现实。近年来,累计超千名工人实现技能晋级,人均年度收入增幅达12%以上,真正让产业工人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设立技术创新奖,对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积极协助高技能人才落实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情。
立铠精密通过产教融合、技能竞赛、创新工作室等方式,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未来,立铠精密将继续坚持“人才驱动创新”的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江苏工人报记者 刘蕾蕾 通讯员 姜卫明 王玉海 孙健)股市配资行情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